公共基礎知識試題練習·第7套
2021-12-15 09:09:05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事業單位考試網
【導讀】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公共基礎知識試題練習·第7套,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參加刷題、?、領取時政資料,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單選題
1.( )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A. 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B. 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C.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D. 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鄧小平理論知識。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第一,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決策和戰略部署。第二,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第三,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點和最重要的貢獻。鄧小平同志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命題。A項排除。
B項: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并指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論斷包括如下兩層含義: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并且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報告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條基本路線,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改。B項排除。
D項: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總結了我國改革和建設的新經驗,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確定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D項排除。
2.某單位預召開一次元旦期間安全會議,使用( )告知下級機關參加,使用( )告知平級機關參加,使用( )告知不相隸屬機關參加:
A. 會議通知;會議通知:邀請函
B. 會議通知:會議通知:會議通知
C. 邀請函;邀請函;邀請函
D. 會議通知:邀請函;邀請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公文文種知識。根據《2012年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八)通知。適用于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十四)函。適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題干中告知“下級機關”用“通知”,告知“平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用“函”。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根據適用范圍的不同,通知可以分為六大類:
①發布性通知:用于發布行政規章制度及黨內規章制度。
②批轉性通知:用于上級機關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給所屬人員,讓他們周知或執行。
③轉發性通知:用于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的機關的公文給所屬人員,讓他們周知或執行。
④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級機關指示下級機關如何開展工作。
⑤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⑥事務性通知:用于處理日常工作中帶事務性的事情,常把有關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傳達給有關機構或群眾。
3.魯迅先生在下列哪部著作中采用了夾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A. 《朝花夕拾》
B. 《狂人日記》
C. 《彷徨》
D. 《野草》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冻ㄏκ啊防镒髡唪斞赣脢A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文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寫于1918年4月。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B項錯誤。
C項:《彷徨》表達了魯迅先生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整部小說集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C項錯誤。
D項:《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象豐富、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D項錯誤。
4.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的企業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作為全球聞名的美國食品公司——健安喜也由于無法獲得可持續利潤而幾乎關閉了所有門店,申請了破產保護。這主要體現了市場經濟的哪項基本功能:
A. 利益刺激功能
B. 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C. 調節供求平衡功能
D. 優勝劣汰功能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機制知識。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市場經濟有七大基本功能:利益刺激功能、資源導向功能、優化資源配置功能、調節供求平衡功能、優勝劣汰功能、自動調節收入分配功能和傳遞信息功能。其中,優勝劣汰功能主要體現在企業是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只有獲得可持續利潤的企業才能長久生存和發展,反之,就會因破產而被淘汰。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利益刺激功能是指追求最大利益的動機會刺激商品生產者不斷改進技術,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企業不斷發展。A項錯誤。
B項: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是指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企業,為了盈利就會積極參與競爭,企業間的競爭便會使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從而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B項錯誤。
C項:調節供求平衡功能即生產和需求的平衡,是通過供求和價格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供大于求,價格下降,生產減少;供不應求,價格上升,生產增加。C項錯誤。
5.在政治環境中,下列哪項因素直接決定著行政系統的基本性質:
A. 政體
B. 國體
C. 政黨制度
D. 政治生活的民主和平等程度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其他(行政管理)知識。行政環境對行政系統會產生影響,具體體現在:國體直接決定著行政系統的基本性質;政體決定了行政系統的具體形式和地位;政黨制度影響著行政系統的穩定性和完善程度;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約行政系統決策與執行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政治形勢的穩健程度影響著行政系統的運行狀態;法律制度規定與保障著行政系統在整個國家機構系統中的地位;法律的完善化、科學化程度制約行政系統的協調、規范水平。因此,選擇B選項。
多選題
6.PM2.5指環境空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其來源包括:
A. 土壤揚塵
B. 植物花粉
C. 機動車尾氣
D. 二手煙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物理化學知識。PM2.5的來源可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自然源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海鹽等;人為源包括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由燃煤煙塵、工業粉塵、機動車排氣、建筑及道路揚塵等污染源直接排放;二次顆粒物(如二手煙等)由排放到大氣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揮發性有機物等通過復雜的化學反應而產生,是大氣中PM2.5的主要來源。因此,選擇ABCD選項。
7.我國《憲法》規定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 自治區
B. 自治州
C. 自治縣
D. 自治市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基本制度知識。根據2018年版《憲法》第一百一十二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因此,選擇ABC選項。
8.下列關于Excel表格中已經建立好的圖表,表述正確的是:
A. 圖表可以復制和刪除
B. 圖表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工作表
C. 圖表中各項是一體的,不可分開編輯
D. 圖表可與生成該圖表的數據分開存儲于不同的工作表中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A項:圖表可以復制和刪除。復制圖表:選中目標圖表,按“Ctrl+C”組合鍵進行復制,定位到目標位置,按“Ctrl+V”組合鍵進行復制即可。刪除圖表:刪除圖表時,可選中圖表,按鍵盤上的“Delete”鍵即可刪除圖表。A項正確。
B項:Excel圖表實際上是一種可視化表示工作數據的特殊類型的工作表。B項正確。
D項:圖表可與生成該圖表的數據分開存儲于不同的工作表中,表述正確。D項正確。
因此,選擇ABD選項。
【拓展】C項:圖表中各項可以分開編輯。C項錯誤。
三、判斷題
9.我國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大陸性季風氣候非常顯著,因而造成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和時程變化的兩大特點。( )
【答案】正確
【解析】本題考查自然地理知識。中國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大陸性季風氣候非常顯著,因而造成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和時程變化的兩大特點。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依次可劃分為多雨、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干旱等五種地帶。
由于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造成了全國水土資源不平衡現象,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國的36%,而水資源量卻占全國的80%;黃、淮、海三大流域,水資源量只占全國的8%,而耕地卻占全國的40%,水土資源相差十分懸殊。因此,本題正確。
10.國民收入分配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對創造的總產值進行的分配。( )
【答案】正確
【解析】本題考查其他(微觀經濟)知識。國民收入分配是指一個國家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在社會成員或社會集團之間分配的過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在與物質生產有直接聯系的各階級、階層及其成員之間進行的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再次進行的分配。主要是通過國家預算、服務行業和價格體系等來實現的。因此,本題正確。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1/1215/407919.html
掃碼關注事業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